媒体聚焦
2019

05-06

【光明日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展实现新跨越

作者:汪保安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杨硕  浏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于1960年建立,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2月,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4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从建校初期的气象学科单科性院校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导的,拥有理、工、商、文、社等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办学实力迅速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6000多人,教职员工1000多人,教授、副教授400多人。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建立了从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本科生培养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现设有38个本科专业,分属理、工、文、管、经、法、农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个。有5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相配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信息安全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42个。有省级产学研基地1个,校外挂牌教学实践基地24个。图书馆藏书135万册。学校占地203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宽阔的大道横贯东苑、中苑和西苑校区,四季花木郁郁葱葱,是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的花园式学校。

教学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积极服务于江苏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学科专业覆盖面,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思路,调整办学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校领导班子深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懈的追求,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当作根本任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强化基础要求加特色的人才培养,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型、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推行了学分制、课程主辅修制、选修制、弹性学制、考教分离、新教师试讲制等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使教学管理制度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按照“重视基础理论,突出主干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修订,在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题库建设和考风建设、严格学籍管理、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一整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人才的培养有章可循,培养质量得以保证。

“八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来,我校学生在数学建模、外语、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和科技发明等各类竞赛中,成绩都名列前茅。此外,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多次获得名次,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学校乒乓球队、排球队多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近2万人。学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03年本科就业率为97.88%,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学校大气科学类专业在我国高等气象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是我国气象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目前,从中央到省、地(市)级气象业务部门大多数技术、业务、管理骨干都毕业于学校,他们中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少海外校友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首席科学家和学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中担任着重要职务。学校的学历得到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科学研究 基础和特色研究齐头并进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学校的科研工作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群为特色的研究格局。

大气科学以国家级重点学科——气象学、省级重点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实验室为支撑,在大气环流和短期气候预测、东亚季风、海陆气相互作用、台风、大气动力学、气象灾害机理及其预测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行列,已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信息科学与技术在遥感科学与技术、雷达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在国内相关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环境科学在环境评价与预测、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臭氧变化机理及其环境效应、紫外辐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杂交稻的育性转换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中,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其部分成果已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学校积极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促进其他学科与优势学科同步发展。在联合中,优势互补,形成精干、高水平的科研队伍,逐步确立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数学学科在应用数学方面已承担“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统计数学的研究成果获WMO的默姆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该项国际奖;在数论研究方面已有所突破,发表了多篇SCI收录论文。物理学科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超分子配合物材料特性等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形成了有较高的研究实力和水平的科研梯队。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学校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始终抓住基础研究不放松,瞄准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组织精干力量,力求有所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校基础研究课题经费逐年增加,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以上,这也充分反映了学校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实力。

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学校还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多普勒雷达设计和探测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学校利用这一批成果技术,与厂家合作,为使用单位设计、生产了新一代X波段多普勒雷达,性能可靠、运行稳定,产生了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学校研制的激光测雾仪,经过数年的开发,被列入江苏省教育厅成果产业化项目,现正在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试运行,可望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做出较大贡献。学校正在进行3.2cm昆虫监测多普勒雷达的研制与开发,该雷达的研制成功可对迁飞性害虫进行监测预报,为农业的减灾防灾、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贡献。

“八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2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228项;随着科研实力的增强和学校科研投入的加大,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八五”以来,学校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66余篇,出版各类著作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同时还获得了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贝肯奖、世界气象组织默姆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日本Frontier研究所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的科技奖。

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引文数据库多年的统计结果,学校一直位列全国地学领域科技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其中发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一直位居前列。

学校学报自1992年成为国家核心期刊,在江苏省科委和新闻出版局的历届评比中都获得优秀期刊称号;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和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2年获江苏省“双十佳期刊”、“第三届华东优秀期刊”称号,入选首届江苏省期刊方阵的第一层面,同时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连续多年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榜,成为展示学校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窗口。

新区建设 实施统一规划抢抓发展机遇

为抓住发展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及省其他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00年和2002年分两期在老校区两侧共计新征土地1677亩用于建设新校区,计划于2006年前新建各类校舍42万平方米和一大批基础配套设施。

经过3年多的努力,一幢幢建筑在新校区内拔地而起,一大批基础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校师生员工和来自海内外的校友由衷感到喜悦和自豪。

有了土地,不等于就有了蓝图,百年大计,规划领先。为高起点地搞好新区规划工作,体现把学校办成知名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对三个校区进行了统一规划,邀请国内有关规划、建筑专家,对校园总体规划送标方案进行评审,为学校的新校区建设绘制了蓝图。

学校从原来没有一块现代化的标准运动场,建成了两块塑胶跑道和人工草皮的运动场,另外,还建成了一块设有3000余名观众看台,达到奥体标准的校主运动场。3年来,学校建成篮、排球场30多片,网球场4片。

在近3年中,学校完成了12万平方米道路的建设,完成了具有沟通东、中苑的地下通道桥建设,同时建成了三座具有一定艺术品位的桥梁。在西苑和中苑形成了自然风光的水系雏形,使校区排水和观光初现端倪,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2004年9月,建成了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形象和打造江北高校第一门的校主大门,实现了学校几代人把学校大门开到江北大道边的梦想。

据统计,2002~2004年三年时间内,除了基础配套设施外,新校区共完成房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004年下半年,陆续在东苑开工建设包括行政办公楼、气象科技大楼、体育馆和亚培教学中心在内的四大单体,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2005年将开工建设图书中心、实验中心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在内的11万平方米校舍,在未来的几年内,在学校新校区内,一幢幢造型新颖,富含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又将拔地而起,校园也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对外交流与合作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学校

为了与世界接轨,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学校,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一个个合作项目,一条条交流计划,一次次国际培训,推动着学校教育、科研与服务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大大提高了我国气象教育与培训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

学校与国外20多所气象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其中,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气象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乔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俄罗斯国家水文气象学院,以色列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埃及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以及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培训中心签订了双方进行长期学术交流的协议。

经世界气象组织批准,1993年在学校正式建立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成为我国高等气象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培训中心无论从举办国际培训班的数量与质量、培训设施与设备、机构与管理以及专用教材等方面,均在全球22个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中名列前茅。中心已经举办了19期国际气象培训班,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接受了培训。

学校的国际培训工作受到中国气象局、外经贸部、世界气象组织和学员派送国政府的高度赞扬。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齐尔曼博士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博士曾多次来学校访问,并作了重要题词,以感谢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气象培训中心为世界气象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

学校自1996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已招收一批外国留学生,包括数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来自越南、韩国和也门。另外,学校还应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台的要求,为港澳气象部门培养了近20名气象预报员,受到了港澳气象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两岸气象教育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校共接待了十多批台湾气象界人士,包括台湾气象局前任局长谢信良以及台湾大学、台湾文化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的主任和著名教授。此外,数批台湾大学生也先后访问了学校。通过访问,台湾气象界人士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1990年开始,学校也先后派出了10多位教授和专家访问了台湾。

不少海外校友已成为国际知名的首席科学家和学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中担任着重要职务。海外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合作、拓宽我院与国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发展主题 科学规划学校美好未来

新的时代赋予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展示了学校美好的发展前景。

学校将坚持确定的办学定位,这就是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立足江苏、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工程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发挥学科建设在办学中的关键作用,继续保持理科优势,确保大气科学学科始终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不断加强工科、商科建设,加大力度发展与特色学科密切相关的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建设;大力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形成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鲜明特色,理、工、商等各门类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

进一步落实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加大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新兴学科、薄弱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未来五年,教师总量达到1200人左右,师生比1:14。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达到75%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稳定在50%以上。

瞄准地方经济建设,根据学校的特色、优势以及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基础、宽口径、突出主干课程,培养工程型、应用型创新人才。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的生命线,以教风、学风、考风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保持和发扬大气科学研究力量强、水平高的优势,在多个领域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坚持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在信息、资源、环境等研究领域中形成优势,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大力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多渠道争取横向课题,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科研总体实力达到全国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

进一步加强新校区建设工作,所有规划项将在2005年底前全部开工,要把学校塑造成一个功能优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个性鲜明、格调高雅的现代化大学校园。钟山毓秀歌岁月,大江奔腾洒豪情。展望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体师生信心百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昨日的辉煌和荣耀化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原动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走“质量-特色-发展”的成功之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知名大学。

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7日头版

返回列表

访问量: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电话:86-25-58731101

邮箱:xb@nuist.edu.cn   传真: 86-25-57792648

NUIST备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