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范
2019

05-07

李占清: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作者:贾冰 吴琪琼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杨硕  浏览:

2004年5月28日出版的美国著名学术刊物《Science》做了一组题为《大脑和国界!在美国的外国科学家》的专题报道,近距离地介绍了在美国从事科研的职业大军中一支成长中的大型队伍: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学者。在当期杂志封面上,选择了三位在其它国家出生在美国工作的杰出科学家,其中有一个黄皮肤、黑头发,戴着眼镜的中国人,这个人就是我校79级校友,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李占清。李占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和气候变化,研究内容涉及气溶胶、云、辐射、降水,森林火灾与大气环境等。他在全球太阳能的再分配、云与大气的吸收问题、气溶胶直接与间接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方面均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他提出过多种用卫星数据反演全球云、气溶胶、太阳能、光合辐射、紫外辐射、森林火灾和地面植被等算法模型。荣获过包括加拿大政府公务员最高奖,航空航天协会勋章等6项嘉奖。他在《自然》、《科学》、《地球物理研究》、《气候》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150余篇科学论文,在国际学术大会数十次做特邀报告。

作为文革时期上中小学,改革时期上大学,开放时期出国留学的一员,他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山有路勤为径

“看到你们的一双双眼睛,我就想起三十年前我们参加罗漠院长主持开学典礼的情形”。2009年1月15日下午,李占清在母校与师生亲切交流,这是他的开场白。

“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我从小学到高中只上了九年,其中有三年还是半日制,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初中没学过物理、化学,高中英语主要学会了26个字母和几句中式英语”,李占清回忆道。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点燃了他上大学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李占清拿到南京气象学院的入学通知书时,欣喜之情难以表达。

6年多的大学与研究生生活,李占清是在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中度过的。“母校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学风很好,池塘边、树阴下到处都有学生在背英语,上晚自习一直到管理员催促才肯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新生入学时高年级的老生还言传身教,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老师们也都很严谨负责。”给李占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位老师,一是教动力气象学的徐祥德老师。“当时我对课本中的数据、结论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一上晚自习就爱拉住徐老师刨根问底,徐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的回答,发现我身上有搞科研的潜力,大大激发了我‘思考式’学习的热情”。二是“有幸能够跟随翁笃鸣教授读研究生。翁老师在南信大素以作风严谨、善于逻辑性思维著称,他鼓励我完全开放式地思考问题,极大地锻炼了我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督促我看国外文献,参与到科研项目中。”

在翁老师的指引下,李占清花大量时间泡图书馆,整理国内外资料文献,每看同一类型的学习文章时,便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及时记录自己的新观点,由此掌握了当时国内领先的数据和思路。当他把30多页的读书报告交给翁老师时,翁老师鼓励他去创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让李占清备受鼓舞的是,他花一年多时间做的硕士论文先后在《科学通报》、《地理学报》、《气象学报》等顶级杂志分7篇发表,一时在校内被传为佳话,“这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影响很大,我从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

1987年,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李占清获得加拿大名校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奖学金赴加留学,“由于在母校的严格训练,我在国外上博士课程时,倒是感觉最轻松的,门门功课都考第一,而且主要精力还用在准备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上”。他在图书馆读书,把前人几乎所有的文献都看了一遍,虽然很苦,但弄明白了科学研究中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多个学科方向,为以后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他博士研究发表了4篇文章,其中2篇已成为较经典的文献。一篇提出卫星反演地面太阳能新方法,因使用简便、输入参数少、精度高而被NASA的ERBE和CERES卫星项目选用。另一篇对全球地气能量交换的传统数据进行了自60年代以来最大的修改, 在大气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1995年美国气象学会会刊封面刊登了据此数据重新绘制的这一大气科学领域最经典的地气能量交换图。在博士后研究的短短一年中,他又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有分量的文章,因此他同时得到二个政府永久性研究员职位,这对于一个非加国公民来讲开了先例。他选择了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国家遥感中心。

独立思考,不畏权威

1995年由数十名美国著名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发表3篇《Science》文章,声称发现“重大云异常吸收”,这也是缠绕大气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一个历史问题,同年李占清在《Nature》上对此提出异议并给出初步解释。由此引发了持续十年的围绕云、水汽和气溶胶辐射吸收等问题的科学大辩论,并开展了二次重大科学试验。由于李占清的一系列系统研究和其他人的工作,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一大气科学难题。自2003、2004年他在《Science》上的2篇文章发表后,他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与此同时,李占清领导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一整套用常规气象卫星监测火灾,探测过火面积的新方法,建立了全北美洲的第一个集卫星数据采集、处理、定标、监测、制图、传播的业务遥感系统(M3)并在森林防火业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得到了科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M3系统被商业界开发成科学软件在数个国家使用至今。加拿大《公民报》发表编者按文章高度赞扬他作为华裔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其科研成果被破格在国家图书馆展出。

38岁时,李占清被马里兰大学聘为美国大气领域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捧上 “金饭碗”后,同事们都劝李占清可以放松地享受生活,但他没有。“这就像是火车开动后的惯性,再加上爱思考的个性及对科学的兴趣,让我无法停止求索。”他笑着说。他除了继续开展上述项目的研究外,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卫星遥感云、降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遥感问题,但他的研究小组在这些问题上都开展了原创性工作。包括首次提出用被动遥感资料得到全球云垂直结构和水云云滴的垂直分布。在降水方面,传统的遥感方法只适用于深对流性冰云或混合云降雨,而他们的方法可以探测暖云降水。

自90年代后期开始,气溶胶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一大热点课题,他在有关气溶胶主要前沿课题开展大量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并曾作为GEWEX国际卫星气溶胶产品评估工作组组长,与世界上主要的气溶胶专家合作对各类气溶胶产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争作科学的探路者

李占清把科学研究形象地分为四类:即走路、补路、修路和探路。走路,就是简单地重复别人所走过的路,不去创新;补路,是对别人研究成果的补充和完善;修路是按照别人的设计,完成修路的任务;探路是探索别人没走过的路,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他最想成为一名探路者。他说,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探路者,就要踏踏实实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经得起挫折。他说他有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先后被同一杂志拒绝过4次,从首次投稿到最后发表共用4年时间,期间他从未改投其它杂志,而是针对审稿人提出的各种意见不断修改或据理辩论,结果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曾蝉联该杂志最经常下载文章榜首。

推动中国与世界接轨

在国际大气科学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无法割舍李占清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以及与国内外学术团体紧密联系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向国内介绍国际科学领域前沿,向国外宣传我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中外合作。“中国的科研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要和世界对话”。推动大气科学,尤其在与国际前沿有较大差距的大气物理、大气探测与遥感领域与世界接轨,一直是李占清的一个夙愿,为此他多次奔走于大洋两岸。2008年通过他领导的中美科学试验,把价值千万美元世界上最先进的气候流动观象台引进中国,填补了一些国内大气观测技术空白,并在科学研究上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

当气溶胶与气候成为国际大气科学的新研究热点,而国内有关研究还很少时,李占清致函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呼吁加大该领域的研究资助,并很快回国在北京举办高层次“气溶胶-云-辐射与气候相互作用国际研讨会”,会后代表中美科学家向科技部、基金委、国家气象局、中科院等主要部门领导作了总结汇报。国内很快就掀起了持续至今的气溶胶研究热潮。他本人也与国内许多科学家一起开展了多项中美合作项目,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发表30多篇SCI论文,为国内培养了许多杰出青年科研人员。

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正成为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学科领域,他利用所兼职的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交叉学科中心优势,与其他海外华裔学者一起在国内共同推动这一新学科的发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于母校,李占清更是时常牵挂。每年,他都要回母校多次,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做报告,他更是学校暑期Summer School的常客,应邀先后担任了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物理学院的海外院长。“主要是利用在国外的经验、经历,努力把学校的科研带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气象领域里哪些是比较热门的前沿性的理念,毕竟在国外会了解得比较全面。还有就是把国外的技术,尤其是新的观测技术带到国内,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演练,培养学生,并开展合作。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国外最新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入到母校的教学当中,促进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李占清对促进母校与国际接轨充满希望。

学校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气象工科以及大气综合观测基地的建立,就与李占清不无关系。他曾经专门为校领导及有关专家做了题为《科学实验与仪器在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的报告,介绍了观测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对母校人才培养、学科拓展以及中国气象事业自主创新的关切溢于言表。

“可以说包括美国所有大学在内,没有哪一所大学在美国气象领域的影响超过我们母校。学校提出的开放发展,联合发展,让我们很振奋,几乎每个校友回到国内都想来学校看看。”谈起母校,李占清总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豪。当近期记者与他联系时,他正准备向海外校友建议成立“校友基金”,为此他自己将慷慨解囊捐助1万美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李占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青年学子:路在脚下,努力就有机会。 (贾冰 吴琪琼)

返回列表

访问量: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电话:86-25-58731101

邮箱:xb@nuist.edu.cn   传真: 86-25-57792648

NUIST备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