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范
2019

05-07

四种语言“傍身”的哈国帅小伙:“‘一带一路’是我必须抓住的机遇”

作者:林雯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杨硕  浏览:


“错过深圳、错过浦东,别再错过中哈合作中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树立着这样一块醒目的标牌。这块标牌背后,蕴藏的是哈国“光明大道”对接中国“一带一路”的巨大机遇,它正激励着无数哈萨克斯坦年轻人来到中国。大四毕业生米德吾就是其中的一员。

6月22日,在我校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米德吾作为留学生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中江网等多家媒体刊发了相关报道,并称其为“最牛洋学霸”。

勤奋自勉的图书馆拥趸

6:30,起床,练习发音;

8:00-17:00,上课,弄懂老师的每一句话;

17:00-18:30,运动,让汗水带走一切烦扰;

18:30-21:30,图书馆,自习至闭馆;

22:00-23:00,看电影,学英语。

这张看似是典型“学霸”的作息表,是哈萨克斯坦帅小伙米德吾在校规律的日常。

五年前,手握“中国政府奖学金”,米德吾来到中国留学。“成长过程中,我从小对中国有着不一样的认识和感情。而且我们的总理马西莫夫也曾在中国留学,汉语说写能力都很一流,留学中国的前景应该很好。”学习了一年语言之后,米德吾来到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事实上,这已经是米德吾第三次来到中国了,却不是他在中国生活最长的一段时间。米德吾的父亲曾是一位高中教师,但他早早看到了到中哈贸易中蕴藏的无限商机,改行赴新疆经商。米德吾就出生在这里,直到小学才回到哈萨克斯坦。中学,他还来过中国旅游。

幼年时,米德吾一直在哈萨克族学校学习,汉语只是略通皮毛。初中时,父亲为了方便孩子学汉语,在家里装上了卫星天线,这样孩子们就能看到中国节目了。“我和姐姐的汉语启蒙老师是周星驰,如果能看懂周星驰的笑点,那我们就算是出师了吧。”米德吾笑着说。

日积月累,大一时,米德吾的汉语水平已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了,可是他还是有强烈的危机感,“上课都是和普通中国学生一起,老师语速比较快,再加上有很多专业词汇,我常常听得云里雾里。”由于“担心挂科、拿不到毕业证”,米德吾开启了他异常勤奋的留学生涯。

“每天不是在学习语言,就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米德吾是同学眼中的 “十万个为什么”,课间总是不停发问;他也是图书馆的常客,每天都自习到闭馆才离开。就这样,到了大二,米德吾上课已经基本能听懂了,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很多课程都在班上排名前茅。

在图书馆,米德吾不仅收获了学识,还邂逅了爱情,这是个同年级的中国姑娘。“她是我坚持去图书馆的动力;她还教我汉语和中国文化,时时为我鼓劲,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这段持续三年的感情无疾而终,但却在米德吾的心中留下了美好而宝贵的回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曾经“担心拿不到毕业证”的米德吾,因为精通四种语言,被誉为“语言全能王”。

精通四种语言的“全能王”

大一下学期,米德吾感到汉语学习进入了瓶颈。如何跳出日常会话的范畴,把汉语学得更深更广?米德吾思虑再三,决定报名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目的是以“比赛促学习”。

在江苏高校的比赛中,米德吾轻松地脱颖而出,成为进入决赛的两名江苏留学生之一。米德吾认为自己是一个热爱挑战,并且具有较强抗压性的人,“可在北京的决赛中,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差一点就要放弃。”精彩的节目背后往往是长达数周的准备,决赛更是常常夜里12点刚结束,第二天清晨6点又再继续。节目组为米德吾安排的指导老师因家中有事不能前来,再加上比赛内容涵盖演讲、成语、历史、才艺,甚至是书法等 “进阶内容”,这让孤军奋战的米德吾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30进6”的比赛前夜,紧张的米德吾向国际教育学院的老师发出求救信号,老师们立刻自发组成了QQ群,为他支招解惑、指点迷津。可是到了凌晨2点多,米德吾还是觉得进展缓慢,焦躁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退出比赛。

为了挽留“种子选手”米德吾,组织方临时叫醒了一位姓关的指导老师。老师丝毫没有“起床气”,耐心安抚他的情绪,帮他出谋划策。凌晨四点半,关老师逼着米德吾去休息,六点比赛开始时,老师仍旧在帮他润色演讲稿。这场比赛中,米德吾最终在第三环节逆袭,成功杀入6强。赛后,关老师还带他游北京、吃美食。当米德吾谈起这段往事时,仍然忍不住动情:“在我最难熬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国老师无私地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真的让我非常、非常感动。”直到今天,他还和关老师保持着沟通。

此次经历让米德吾的汉语水平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否则学不到它的精髓。”备赛中,米德吾了解了大量的成语和中国历史,这使他学起汉语来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明白中国人的想法”。

经历了风雨洗礼,米德吾更加自信、开朗。他继承了哈萨克人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爱唱歌、会B-BOX,更擅长弹奏冬不拉,各大文艺晚会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足球赛、运动会、模特大赛,也少不了他的临门一脚……渐渐地,他抛开了留学生的特殊身份,真正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大二暑假,米德吾加入了青奥志愿者的行列。会四种语言的他是语言志愿者中的 “宝贝”,更被央视誉为“语言全能王”——因为他精通哈萨克语、俄语、汉语和英语。“哈萨克语和俄语是我的母语,英语从小就学,也下了不少功夫。”

比赛期间,米德吾主要负责为混合采访区的媒体和运动员提供翻译服务,以及校对场馆内的标志牌翻译。有运动员对他“全能”的语言天赋赞叹不已,将自己的徽章别在了米德吾的衣襟上;还有的教练员为了感谢他专业周到的服务,将队旗送给他。这次志愿服务,让米德吾在南京看到了 “世界”:“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交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放弃高薪的理想践行者

与许多同龄人不同的是,米德吾少年时期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超前的认识和清晰的规划,并且身体力行。他想要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从事中哈贸易工作,于是便来到中国、学习国贸、提升语言、了解世界……甚至谈及最近在读的一本睡前书,也是英文版 《Time Management》(时间管理)。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邻国,有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中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的机遇很珍贵,我必须抓住它。”米德吾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正是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这无疑为中哈贸易往来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米德吾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课余时间,米德吾经常利用做商务洽谈、会展翻译的机会,在一旁学习商业技巧;每年寒暑假,他都会在哈萨克斯坦的哈中外贸企业实习,学到的东西基础却关键;大四时,他还在中国的留学机构实习,为不同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提供服务…“实习不仅能学到东西,赚到的工资也足够养活我自己。”大学后,家境不错的米德吾再也没有伸手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毕业前夕,米德吾去上海参加了一次招聘会,得了四张offer。俊朗的外形、颀长的身形,再加上四种语言的“加持”,让两家航空公司向米德吾抛出了橄榄枝。“航空公司开出的薪资确实诱人。但考虑到这份工作缺乏和我理想工作的对接性,我还是放弃了。”在上海,米德吾并没有找到各方面都合适的工作,最终,他决定听从家人的意愿回到祖国。

米德吾的家在首都阿斯塔纳,但他想先在口岸找一家哈中贸易公司工作,用两三年的时间打下基础,“哈萨克斯坦现处在金融危机,但越是低谷,我就越能学到东西。父亲做床垫生意非常辛苦,我想要快点帮他分忧。”对于是否能在这种经济形式下找到满意的工作,腼腆的米德吾却散发出自信的光芒:“肯定没问题。”

帮父亲分担以外,米德吾也想着有一天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我还在摸索中,也许旅游业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这个性格坚毅、做事坚持、理想坚定的小伙子,正在一步一步地、不急不躁地向着他的理想迈进。

谈及即将到来的远去,米德吾眼里的憧憬大过感伤,“因为我必将再次回到这里。”米德吾笃定地说。

返回列表

访问量: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电话:86-25-58731101

邮箱:xb@nuist.edu.cn   传真: 86-25-57792648

NUIST备80200